QQ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
村民捐老物件建"农具博物馆" 木盒书包引怀念(图)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4-11-07 14:09:3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村民捐老物件建"农具博物馆" 木盒书包引怀念(图)

工作人员对藏品进行维护。 记者廖斌

  200多年前的铜茶罐,上世纪20年代的织布车,上世纪60年代的彝族服装……85件逐渐消失的工具,让来参观的村民仿佛回到了过去。今年,“两区”转龙镇鼓励村民拿出家里的老旧器具,在传统民间建筑蒋家大院内,建了一间小型传统农用器物展览室,收藏农业、农村用品,宣传和抢救正在消失的农村文化遗产。

  85件旧物留记忆

  “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,留下不同的历史人文,但因为缺乏保护,一些珍贵的东西渐渐消失了,建一个老旧农用器具展览馆,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。”转龙镇副镇长杨小雨说,不久前,他们曾到民族文化深厚的楚雄考察学习,在那里看到很多有趣的、即将失传的器物,心里很受触动。回来后,转龙镇开始发动各村委会,寻找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旧农用器具,半年后,收集了85件物品。

  在转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世毅的手机里,珍藏着一张照片——一个穿着彝族服装的妇女正在织布,用的是最原始、最简易的木头纺车。“这种纺车,是上世纪20年代彝族人民的织布工具,妇女将麻皮织成麻线,再裁剪成身上穿的衣服。”李世毅印象里,童年时代村里仍有人家用这样的纺织机织布。这台纺织机,也是展览馆里最特殊的藏品之一。

  墙壁上,挂着一件黑白相间的男布褂,是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彝族纯手工服饰,白线代表白杜鹃,黑色代表杜鹃花杆。“杜鹃是家乡最好看的花,我们的父辈就把这些景物融入到服装中,有的衣服则绣着龙虎图腾,是彝族的信仰。”李世毅说道。一旁的模特身上,展示着几款彝族各支系的服饰,或粉或蓝,上面一针一线绣着每个支系的特有景物和信仰。

  展览馆只有20多平方米,但种类丰富。犁、耙、木头车等各类农具,是居住在山区的人民世代耕作的工具;石磨、铜锅、擀面棒等,仿佛尝到老转龙面食的味道;上世纪50年代的乐器月琴、60年代的化妆盒、70年代的留声机和黑白电视机,又看到农村生活情调的一面……“虽然地方不大,但村子里的老物件大部分都收藏进来了,到这里看看,总有家的感觉。”土生土长的管理人员杨习权说。

  木盒书包引怀念

  展馆里一个木头做的“书包”,名叫书盒,长约30厘米、宽约20厘米,是上世纪30年代小学生上学的主要工具。“我二三年级的时候也背过,是我爸爸那辈传下来的,可惜现在找不到了。”李世毅说。上世纪70年代,布料稀缺,李世毅就背着祖传的书盒,踏着山路去上学。那个父亲做的木头书盒留在了记忆里,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陪伴李世毅读完小学,并考上了县里的高中。完成学业后,李世毅又回到小镇,成为展览馆的管理人。

  屋里的一个大石磨,让杨习权想起小时候的趣事。“那时候,每天放学就要帮家里做家务,兄弟姐妹一起推这个石磨,推着推着就睡着了,但还是绕着石磨推。”杨习权指着石磨旁边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斗说,“这样一斗黄豆,要磨好几个小时呢,慢工出细活,但那时候做出来的豆腐、面粉最好吃了。”虽然生活艰辛,但也有很多乐趣,有时点着煤油灯和兄弟姐妹一起做作业,爸爸在一旁用铜锅烧水泡茶喝,妈妈在一旁绣着花……每一件老物品,都是一份回忆。

  馆里还有不少有趣的东西,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月琴引人注意,“月琴的声音很好听,现在倘甸有名的纳苏鼓乐队还在演奏这种乐器。”李世毅说,“旁边这顶黑色的帽子是毡帽,平时戴头上保暖或挡太阳,走到半路口渴了,还能舀水喝,农民的生活很简单朴素。”

标签:木盒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2 曹县祥瑞工艺木盒加工厂 

鲁公网安备 37172102000356号

   鲁ICP备18050402号